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
辽宁营口助推矛盾纠纷化解实现“蝶变”
发布时间:2023-06-19 14:59:1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近年来,辽宁省营口市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守正中把稳方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理念、制度、措施三维提档升级,为基层治理蓄力赋能,贡献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生动的营口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营口实践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保证、人民主体是价值核心、三治结合是基本要义、平安和谐是目标效果”四大基本理念,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营口、法治营口,助推营口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守正让“枫桥经验”底色不变

“我们在守正中遵循矛盾纠纷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守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底色不变。”营口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代兵说。

“现在我们的老旧居民楼用上了电梯,真是太方便了,老年生活真是变了样!”今年73岁的营口市站前区勤俭社区居民杨桂英动情地说。

勤俭小区始建于1998年,因楼层较高,居民天天爬楼梯,对老人、小孩来说出行成了一大难题。

居民们的这一难题,被排查矛盾纠纷的网格员及时收集,通过“党建+”推动“镇街吹哨,部门报道”,住建部门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居民多年来的愿望,成为群众纷纷点赞的“口碑工程”。

实践中,站前区将全市居住在本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纳入网格管理体系,更大范围收集社情民意,以“末梢神经”构建服务引擎,做到矛盾纠纷抓小抓早,防微杜渐。作为市党群指挥服务平台试点的站前区不断推进“党建+”,实现“区域网格、人才入驻、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在营口大石桥市,文明新风已经悄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过去村里办红白喜事存在攀比现象,现在通过村里的乡贤村老运用德治教育引导,大家不再比谁家排场大,而是比谁家的家风好、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基于移风易俗基础上的矛盾纠纷,村老乡贤化解予以道德劝慰和法律解说,让矛盾纠纷双方既明了“里子”,又全了“面子”。

和睦友善的氛围形成了,矛盾纠纷自然就会越来越少。这其中,不能少了“领头雁”“带头人”。

杜元仁就是一只“领头雁”,作为大石桥市钢都街道人民调解员,多年来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8%,满意率达100%。

目前,杜元仁组建的“老杜说事”团队已有32名成员,涵盖各领域、各行业。他总结的“五心”精神和“五有”秘诀,为广大人民调解员提供了解纷止争的有效方法。

创新为“枫桥经验”提质增效

“我们在守正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实践创造性地探索创新,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提质增效。”营口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张亚男说。

区域法治资源不平衡,如何创新协调发展?

“做巡回司法所!”营口市司法局党组一致决议。

开展普法宣传、集中提供法律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营口市司法局统一调配全市司法行政资源,通过巡回司法所带着资源上门、带着服务入户,让群众足不出社区即享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等于一体的优质法律服务。

工作中,总结经验,创新做法,站前区针对邻里纠纷加强律师专业匹配,西市区针对物业纠纷提供法律援助,老边区开展企业用工纠纷、防范诈骗、损害赔偿等法律小课堂。

这项全省首创的工作模式,既避免了区域法治资源不平衡,又为创新开展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范本,目前正在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复制推广。

在过去,西市区得胜、清华、渔市司法所面积不达标。面对全省创建星级司法所的任务目标,如何破题开路?

西市区司法局党组开出良方:集体办公、合并办所,资源集中,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

在创建中,渔市、清华司法所成为营口市首批五星级司法所,作用发挥显著增强。

如今,营口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已经实现830个村(社区)全覆盖。

依托评理说事点,建立起“多员合一”机制,即将人民调解员、信访员、辅警等基层治理力量同时由评理说事员担任,解决基层治理合力不足的问题;探索资金奖补机制,鼓励为评理说事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提高他们的荣誉感、价值感和获得感。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评理说事点档升级扩面增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以西市区五台子街道华安社区评理说事点为例,不仅坚持开展“开门说事会”,研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还与法治文化广场、党员之家等阵地融合,以“微展览、微课堂、微访谈、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的“五微”方式,让评理说事走进千家万户、走到群众身边。

标签:

上一篇:安龙石斛-环球快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